2023年中国最具竞争力二十大类商品生产布局状况及启示
2024-10-04 21:28:46
商品出口状况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按照海关总署出口主要商品统计口径,2023年我国有25类商品出口超过2000亿元,出口总额为13.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我国出口总量的56.53%,比上年提高0.26个百分点。选择出口超过2500亿元的二十类商品(未包括成品油)出口情况进行分析,精确反映区域间产业生产布局状况,识别一个地区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以下我们以省为单位,分析产品生产布局变动趋势及各省优势产业。
电脑及零部件是我国出口总额最大的品类,2023年出口额为1.32万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55%,但近两年出口金额都在减少,2022年和2023年分别减少了4.7%和15.8%,占全国出口货物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04和1.08个百分点。如果下降速度不能有效控制,未来将失去出口商品头把交椅的位置。
在电脑及零部件出口商品中,由广东、江苏、重庆、四川和上海五个省市生产占比均超过10%,合计占全国电脑出口的81.9%,出口呈现高度聚集状态。广东电脑及零部件出口达3556亿元,江苏超过2000亿元,重庆、四川和上海超过1000亿元。安徽处于第6位,占比为3.38%,出口金额为446亿元,在中部处于第一位。另外,还有8个省出口规模超过百亿。
分省来看,江苏和上海的占比在显著下降,出口金额也有较大幅度减少,相比上年,江苏和上海出口分别减少了545亿元和639亿元。相比2015年,四川和重庆的占比有一定幅度提高,但相比上年出口金额也在减少。
服装是2023年我国仅有两个出口规模达万亿的品类之一。2023年,我国服装出口1.12万亿元,相比上年下降了2.8%,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4.71%,相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当前,我国服装出口处于波动状态,能够保持着较强的竞争优势。
服装出口优势产区集中在东部,近年新疆异军突起。2023年浙江占比最高达21.42%,出口额为2400亿元;广东、江苏和山东占比超过10%,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福建和新疆相似,占比在8%以上,出口额超过900亿元;中部最高为江西,处于第8位,出口额达200亿元以上。另外,还有7个省出口超过百亿规模。
分省来看,广东、上海和福建占比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出口额相比上年也分别减少了234亿、48亿和120亿元;山东和新疆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6和2.01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了5.59和6.2个百分点,说明两地在此产业的竞争优势在增强。从长期看服装产业生产分布趋于更加均匀,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均衡发展。
近年来,我国手机出口保持增长态势。2023年出口总量达9797.01亿元,相比上年增长了2.9%,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4.12%,相比上年提高了0.15个百分点。
2023年,手机出口排前三位的省分别是河南、广东和江苏,出口额均超过2000亿元,占比均超过20%,合计占全国手机出口总额的71.11%,生产集中度非常高。处于第四位的山西省占比仅为6.26%,出口额为613亿元,西部处于第一位的是重庆,位于全国第七位,出口额为377亿元。另外,还有2个省出口超过百亿。
分省来看,广东和上海的占比在下降,相比2015年分别下降了16.02和7.38个百分点;江苏占比上升较大,重庆也保持增长态势,但占比还不高。手机产业空间布局处于较快变化中,且空间分布高度集中,过去一年江苏省占比提高了接近9个百分点。
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出现一定幅度下降,已从万亿规模下降到9567.71亿元,下降了5%,在单个品类中降幅仅次于电脑及零部件。集成电路出口下降在近年来是首次出现,总量上仍然是历史第二高。
广东、江苏和上海处于集成电路出口前三位,均接近或者超过20%,出口规模均超过1800亿元;紧随其后是西部三强是陕西、四川和重庆,陕西和四川的出口规模在八九百亿,接近千亿的规模,而重庆不足300亿元,辽宁处于第七位,与重庆不相上下。
分省来看,广东占比在稳步提高,2023年上升到第一位,相比上年提高了5.24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江苏则处于下降趋势,相比2015年占比下降了14.87个百分点;其他各省的变化趋势并不显著。集成电路出口占比变动较快,过去一年广东和江苏占比变化均在5个百分点上下。
2023年,我国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出口规模为9544.09亿元,相比上年减少了3.1%,在全部出口商品中的占比为3.98%,比上年下降了0.09个百分点。
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的出口东部占有绝对优势,2023年出口总额前六位全部为东部地区,而浙江又占绝对优势地位,出口总量达3627亿元,接近四成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的出口来自于浙江,且保持了稳步提升态势。江苏省出口1689亿元,处于第二位,其他省份出口均在千亿以下。中西部地区出口最多的是广西,处于全国第七位,出口额为221亿元。另外,还有4个省的出口额也达到百亿规模。
从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的出口总量来看,近年虽呈现波动状态,但可以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出口规模。从产业空间分布来看,产业空间布局变化不大,保持非常稳定的状态。
汽车是近年来我国出口增长最为快速的产品,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长到7165.11亿元,比上年增长76.8%,是2020年的6.95倍,占我国商品出口的比重从2020年的0.57%提高到2023年的3.01%。
汽车出口相对分散,竞争趋于白热化。上海出口占全国比重最高为21.68%,出口总量为1553亿元,其他省份均低于10%,安徽处于第二位,出口额为715亿元;共有10个省超过了3%,其中东部占6个,中部2个,西部2个,并且有9个省占全国比重在2%—3%之间,合计共有21个省出口额超过百亿,分布相对均匀,竞争相对激烈。
从发达国家汽车生产布局来看,表现为相对集中态势,我国走了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基于汽车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较大,以及生产布局相对分散的状况,汽车产业将成各地区域竞争的重要内容。过去几年在各省不断角力,整体保持相对均衡态势下,安徽省汽车出口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如能维持当前发展趋势,2024年安徽省汽车出口占比将超过10%,迈向汽车强省。
2023年,我国塑料制品出口规模为7089.58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4%,在全部出口商品中的占比为2.98%,比上年提高了0.06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出口保持增长态势,相比2020年增长了26.2%。
超过一半的塑料制品出口来自于浙江和广东两省,出口规模分别为1937亿元和1737亿元;江苏和山东合计占20%左右,出口规模分别为875亿元和622亿元;福建和上海两地合计占10%左右,上述六省占全国出口总量的80%以上。西部最高为四川,处于第七位,中部最高为安徽,处于第八位,出口额在百亿规模。
2023年,我国家用电器出口规模为6174.22亿元,相比上年增长9.9%,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量的2.6%,比上年提高了0.22个百分点。从近年的状况来看,家用电器出口额处于波动状态,最高峰出现为2021年的6317.92亿。
家用电器呈现高度集聚态势,广东占绝对优势,出口接近一半来自于广东,出口额达到3061亿元;浙江处于第二位,出口额为1047亿元,约为广东的三分之一;江苏和山东紧随其后,上述四省已占出口总量的83%。安徽处于第五位,出口总量为298亿元,其后福建、上海与四川三省出口亦在百亿规模。
分省看,广东占比略有下降,广东减少的份额主要被浙江与山东分享,中西部在家用电器生产方面并不占优势,未来市场份额还主要在东部四省之间进行竞争。
202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规模为6165.86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4.9%,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量的2.59%,比上年提高了0.31个百分点。伴随着汽车出口的增长,汽车零部件近年来也有较快的增长,相比2020年增长了62.79%。
山东是汽车零部件出口第一大省,2023年的出口规模为141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3%;浙江和江苏占比超过10%,出口在八九百亿规模,广东和上海较为接近,都在9%上下,出口规模在五百多亿。安徽处于全国第六位,出口规模为294亿,河北出口亦超过200亿元。除此外,还有5个省出口突破百亿规模。
汽车零部件行业空间布局呈现相对稳定状态,年度间变化不大。对比来看,江苏和上海占比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安徽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但是占比变化不大,相比2015年安徽提高了3.23个百分点,江苏和上海分别下降了1.69和1.54个百分点。
锂离子蓄电池是近年我国出口增长较快的产品,2020年首次突破千亿规模,2023年已增长至4573.65亿元,比上年增长33.6%,是2020年的4.15倍,占我国商品出口的比重从2020年的0.52%提高到2023年的1.92%。
福建省锂电池出口占比逐年提高,2023年首次成为全国出口金额最高的省份,达到1288亿元,广东退居次席,出口金额达1089亿元,江苏占比亦超过20%。锂电池出口高度集中,其他省份与上述三省存在较大差别,全国共有7省市出口超百亿。
锂电池的竞争表现为福建、广东和江苏的竞争,虽然广东占比出现大幅下降,但出口金额同样快速增长。除此之外,上海与安徽的占比在稳步提高,但是总量还不大,对大局影响不大。
家具是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2015年我国家具出口已超过2000亿元, 2023年达4517.1亿元,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但慢于我国出口整体增长速度,出口占比相比2019年下降了0.25个百分点。
广东和浙江处于第一梯队,我国家具出口一半来自于上述两省,出口金额均超千亿。山东、江苏和福建是第二梯队,出口在三四百亿规模。其后,还有4省出口规模过百亿。广东省占比出现较大幅度减少,山东和江苏有所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出现6个占比在2%上下的省份,但并未出现占比较高的省份。
2023年,我国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出口出现小幅下降,出口金额为4211.49亿元,比上年下降1.1%。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出口下降在近年来是首次出现,总量上仍然是历史第二高,比2020年高76.34%。
江苏和浙江处于第一梯队,出口占比均超过20%,接近一半的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出口来自于上述两省,江苏省出口金额超过千亿,浙江省超过九百亿。广东、上海、江西、陕西和安徽是第二梯队,出口金额均超过200亿元,上述七省出口占比已接近90%。
分省来看,广东省出口占比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2023年相比2015年下降了11.92个百分点,而浙江、江西、陕西和安徽则保持着稳定的上升势头,特别是浙江省提高了14.39个百分点。综合来看,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行业的产业空间格局变化较快,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
2023年,我国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4035.98亿元,比上年下降21.5%,在主要商品中下降速度最快。回顾近年来出口情况可见,2023年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下降可以看为2021年和2022年快速增长后的正常回调。
江苏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处于全国第一位,2023年出口金额为844亿元,占比为20.9%,随其后的山东、浙江、上海占比均超过10%,出口金额均在400亿元。上述四省市基本处于全国第一梯队,超过六成出口来自于以上四省市,其后各省与之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各省间相对均匀,共有2个省占比在3—4%之间,5个省在2—3%之间,8个省在1—2%之间。
总体来看,江苏省占比呈现持续下降状态,其他省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各年份之间变化并不大,基本有机化学品生产空间格局相对保持稳定。
2023年,我国通用机械设备出口规模为3951.1亿元,相比上年增长7.4%,在全部出口商品中的占比为1.66%,比上年提高了0.11个百分点。我国通用机械设备出口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相比2020年增长了38.26%。
浙江省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处于全国第一位,2023年出口金额为1101亿元,占比为27.87%,广东出口占比也超过20%,上述两省约占全国一半。江苏、上海、山东占比相似,出口金额在200亿元以上,福建、北京和天津三省出口在100亿元。
总体来看,上海市占比保持稳定小幅下降状态,其他省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各年份之间变化并不大,通用机械设备生产空间格局相对保持稳定。
鞋靴是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2015年出口已超过3000亿元, 2023年为3469.82亿元,保持高位震荡态势, 2022年出口最高达3769.69亿元,鞋靴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量的1.5%左右。
福建、浙江和广东处于第一梯队,我国鞋靴出口超过六成来自于上述三省,呈现高度集中状态,出口金额均在七百亿。新疆与山东虽然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出口还处于二百亿规模,与第一梯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后,还有4省出口规模过百亿。
广东曾经是我国鞋靴出口占比最高的省份,但占比呈逐年递减状态,广东减少的份额被浙江、新疆、山东等省份分摊,高度集中状况有所下降。
2020年以来,我国太阳能电池出现了较大增长,仅2021年和2022年出口额就翻了一番多, 2023年出口额为3056.43亿元,相比上年下降了0.8%,但也是2020年的2.23倍。太阳能电池占我国商品出口的比重从2020年的0.57%提高到2023年的1.29%。
太阳能电池出口呈现高度集中态势,江苏和浙江合计占出口总量的六成左右,出口金额在九百亿上下,而中西部的江西、陕西和安徽合计占30%左右,出口额在二三百亿规模,其他各省出口与上述五省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江苏太阳能电池出口占全国比重在下降,但是出口总额相比2015年仍然有较大增长,而浙江和陕西的出口占比出现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浙江省的太阳能电池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
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是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2015年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已超2000亿元, 2023年为2973.66亿元,保持相对稳定规模。
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广东省占有绝对优势,占比稳定在四成上下,2023年出口额为1190亿元;浙江处于第二位,不足广东的一半,占比基本稳定在18%上下;山东、江苏和福建处于三四五位,出口在一二百亿规模,其他省份出口规模未过百亿。
2020年以来,我国玩具出口总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维持在2300亿元以上,2022年突破3000亿元,2023年相比上年有所回落,出口金额达2858.26亿元。
广东玩具出口处于绝对优势地位,2020年占比稳定在四成上下,2023年出口额为1118亿元,浙江、山东、江苏和福建处于二到五位,出口规模均超百亿元。相比2015年,广东玩具生产比重有了较大幅度下降,浙江和山东有所提高,新疆、重庆、湖南和湖北均从非常低比重实现起步,到2023年出口均超过60亿元,玩具生产呈现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
2023年,我国音视频设备出口规模达2522.58亿元,其中约一半来自于广东,浙江和江苏合计约占三成,其他各省均与上述三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并基本水平相当,都处于同一起跑线。浙江在过去两年占比迅速提高,福建则有较大幅度下降。
2023年我国箱包出口达2511.62亿元,相比上年增长了9.3%,自2020年以来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相比2020年,出口总额增长了75.89%,占比提高了0.26个百分点。广东和浙江处于第一梯队,出口占比超过20%,山东和福建均在9%,出口在二百亿规模,江苏出口也在百亿规模。广东箱包出口占比处于下降状态,浙江和山东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中西部地区新疆、湖北和四川占比也有所提高。
1.产业发展呈现集聚状态。经济规律表明,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对我国出口规模最大二十类主要商品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规律。在二十类商品中,出口规模最大的省占比全部超过20%,其中有3类商品占比超过40%,占比最高已接近一半;排名前两位省占比之和全部超过30%,其中10类商品超过50%,2类超过60%;排名前三位省占比之和有14类商品超过60%,其中4类超过70%;排名前五位省占比之和有17类商品超过70%,其中7类超过80%。
由此,各个地区在发展中,必须确定本地具有优势的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明确集群发展思路前提下,选择和确定特色产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工作。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要根据本地资源和产业基础,抓住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顺应不同产业发展规律,选择和确定特色产业,制定针对性政策。从以上对二十类产品布局分析可见,不同产业布局存在差异。总体来看,我国传统优势产品生产集中在东部,而一些新兴产品生产,中西部获得了更多机会。
比如,服装、家具、玩具和家电等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东部占有明显优势,而手机、电脑、集成电路等产品出口中西部机会明显增多。特别是我国手机出口第一大省为河南省,是在二十品类中,唯一一个出口第一位的省处于中西部。究其原因,一些新兴产品生产布局时,各地的相关产业集群并未形成,东部并未有明显优势,而中西部地区省份集全省之力对产业发展进行支持,并为之提供适宜的产业政策,从而增强本地产业竞争力。
在进行产业选择时,省级要重点瞄定市场规模大、创新性强、投资规模大的新兴产业,并制定针对性产业政策进行招商引资,这些产品生产还未形成集群优势,各地竞争还处于同一起跑线,需要高层级政府为之匹配有效的产业政策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产业起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市县等低层级政府在选择支柱产业时,也要往产业集群方向发展,避免“遍地开花”,当前可以重点针对已经形成明确产业转移态势的产业进行布局,重点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配套,久久为功,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2.不同产业空间布局变动规律存在差异。从对以上产品生产布局分析可以看出,不同产业布局变动存在着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生产空间布局变动较快型。比如,电脑及零部件、手机和集成电路等产品的出口布局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实现较大幅度变化。2023年,江苏手机出口占比增长了接近9个百分点,广东、江苏的集成电路出口变动在5个百分点左右。这些产品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在空间能够实现分离,属于技术与资本密集型,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均较高,且商品单价更高一些,对运输成本相对不敏感。龙头企业引进即可带动地区市场份额的快速提高,可作为省级政府重点招引的对象。
二是生产空间布局变动缓慢型。比如,服装、家具、鞋靴、玩具等产品出口原本高度集中在广东、浙江和江苏三省,近年来广东的占比都在持续下降,从单一年度来看变化幅度并不明显,但从一个更长时期来看,下降趋势和幅度都非常显著。部分省份抓住机会出口占比有了一定幅度提高,生产空间布局均匀程度在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均衡发展。特别是生活必需品属性更强的服装,生产空间布局均匀程度不断提高,头部省份占比持续下降,新疆、山东等省份抓住机会,出口占比出现了较大幅度提高。此类产业生产成熟,可尽量在中小城市布局。
三是生产空间布局相对稳定型。比如,纺织纱线及其制成品、塑料制品、汽车零部件、基本有机化学品、通用设备制造等产品出口布局基本稳定,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状态。通常来看,汽车零部件、通用设备制造等产品生产通常会对技术工人要求较高,这是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因此生产空间相对稳定。而基本有机化学品等化工产业生产则对外部环境、安全措施等要求较高,这些条件也难在短期内进行改变,因此生产空间布局相对稳定。
一是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增长空间有限,但竞争优势仍在,出口规模较大,是我国外贸的压舱石。近年来,关于产业向外转移的文章层出不穷,但是从数据来看,服装、家具、鞋靴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规模保持在高位震荡态势,并未出现较大幅度地连续下跌,出口可以保持较大绝对规模。在新发展格局下,这些产品需要配合国内大循环建设,加快国内市场开发,毕竟相关产品价格竞争优势明显。比如,我国鞋靴出口单价仅38.9元/双,这在国内市场也有庞大市场需求。
二是保持传统优势产品竞争优势同时,需积极开拓新产品空间。2023年我国外贸“新三样”表现突出,特别是汽车出口实现较快增长。从当前我国汽车生产格局来看,走出一条不同于欧美传统汽车强国的发展路径,汽车产业在我国主要商品中生产布局最均匀。未来如何发挥各地产业政策优势,强化区域间协同程度,深化分工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协作,形成在各个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产品,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拓宽我国外贸产品新空间。
三是关注出口下滑较快优势品类商品,加快推动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对于电脑、集成电路等生产空间布局变动较快型产品生产,在国内转移容易,向国外转移也容易,其具备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特点,而生产和技术创新可以在空间上分离。在资本力量推动下,是近年来向外转移的主要品类,带来一些我国优势产品出口较快下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抑制产业从我国过快转移。对我国来讲,还需要发挥我国市场空间和产业链优势,加强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力度,做到基础研究领域和创新应用研究领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将创新主动权抓在手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嵌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保持我国产业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