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防扎货 中关村现金交易进行时
2024-09-21 13:42:15
中关村都被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困挠着:扎货跑路。尤其在岁末年初,一些心存不良的人将早已盘算好的扎货计划付诸实施
“今年年底,要想扎货跑路,估计难度挺大。”经销商老孙说。一直以来,中关村都被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困挠着:扎货跑路。尤其在岁末年初,一些心存不良的人将早已盘算好的扎货计划付诸实施,这家扎货两万元,那家赊账8000元,市场上转一圈,凭着自己的一张脸面要上三五十家的产品,差不多凑个百万元,然后一个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可是,今年年底,中关村的经销商们早将大门看好,“不欠账,也不赊账,最好每天两清;不贪心,不重利,提高风险意识。”老孙说。
老孙说,防扎货首先要有双金睛火眼。在中关村混迹多年,老孙曾经被扎过数次。因此,他总结出一些扎货公司的特点,然后将一些合作的公司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最高风险等级的公司,是最近一段时间和你合作很顺利的一些小规模公司;风险等级小一些的是规模大,但是账期长的公司;安全系数更高一些的公司是规模大,讲信用,账期短的公司。最喜欢和最后一种公司打交道,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一旦有合作,我们肯定会一直合作下去。”
老孙说:“从今年十一开始,我们公司就不断向所有的员工发出警告,要求大家提高风险意识。尤其是一些经常进行小额交易积极的公司,他们的风险是最高的。”这也是他提到的第一类高风险公司。
老孙发现,一些打算扎货的公司其实是有迹可寻的。“比如,一些小公司,在圈子里有一段时间可能名声非常好,经常是开始与你合作的时候,现金提货,后来慢慢熟悉后,变成第二天结账;就这样,慢慢儿地把结账时间往后拖,但是这期间肯定是说话算话,到约定好的时间就给钱,而且要货的时候,你说是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很少砍价。”当双方之间建立信任之后,对方扎货的计划就开始实施了。“等你发现被扎了,再去找人家,对方早跑了好几天了。”
于是,老孙的公司每过一段时间,便会将符合小公司、不还价、打款迅速等条件的公司列入风险值很高的名单中,“这样的公司,交道是可以继续打,但是一定要遵守现金提货的原则;否则,再高的利润我也不要,这笔生意宁可不做。”
对于第二类公司,老孙说类似这样的公司可能是一些长期有合作关系的公司,比如某网上商城,虽然每次要货量大,但是账期长,有时候要等新一批货送到对方库房之后,才能拿到上一次的货款。“这类公司要说扎货,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依然会给公司带来风险。因为账期越长,意味着供货商需要面临的资金风险就越大。有时候宁可做一批利润薄的订单,也不想做这类大公司的订单,尽量让资金快速周转。”
“至于那些散落在卖场里没有规模的小公司,除非现金结账,否则,一概免谈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旧交替的时候把被扎的风险尽量降低到最小。”
老王和老孙一样,早早就注意到了风险控制。“现在挣点钱不容易。我已经想清楚了,别贪心,与其为多挣点利润把货赊给一些公司,不如踏踏实实多走量,比如做一些行业客户,或者把账期给放心的下游渠道。”
更重要的是,老王现在尽量做到不欠款,少赊账。“其实,我特别讨厌中关村里打白条的方式。有位做配件生意的朋友,公司请一位专门要账的员工,每天下午都去卖场里收欠款。有时候为了要两三百元钱一天要往卖场跑七八趟。为了这么点钱,还不够折腾的。所以,我们公司现在尽量不欠别人的货款,也要求其他人不欠我的账。”
老王说,让他欣喜的一点是,从今年“十一”之后,不打白条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两年中关村里流行五一、十一、春节前不赊账,不打白条。但是我们公司从今年十一就开始让业务员尝试着不接受白条。现在看,这三节前的不成文规定有点蔓延的趋势,只要是真心希望继续在中关村做生意的人,大多数都能接受不赊账的要求;也有特别情况,比如订单金额比较大,货要得紧,那么对于部分信任度很高的合作商户我还是会特批账期,不过时间都很短。”
可是,老王怎么就能吃定渠道里的其他公司能接受他不打白条的做法呢?“柜台里的经销商和正规经营的公司想法不同,他们只要赚利润,怎么都行。所以他们往往不能体会你这样做的良苦用心。”老王说,“其实,他们自己也被白条所累,收白条也相当于自己收下了一定的风险。但是他们会觉得你不打白条,就是不讲理、不近人情。”
老王说,开始他非常担心渠道不认同这样的做法,“也有那么几家特别不好说话的,开渠道会时我表明态度,我尽量不收白条,你们尽量别打,也尽量少收别人的白条。当时就有人提出来,不给账期以后不从我们公司走货。”因为老王和这些商户多少都沾亲带故,因此也没有办法撕破脸皮。
“其实办法还是有的,那就要看你是不是能得到厂商的特别支持。”老王说,他向厂商申请了几样特款产品,核心代理一级的经销商就只有他的公司有货,“尽管厂商不会把特别畅销的产品让一家代理商来分销,但是我掌握的也是相对有分量的产品。这样一来,如果客户要这几款产品,渠道就必须从我这里走货,那么,这样一来,渠道就要按我的游戏规则来玩了。”
其实,无论是留心合作公司的举动,还是拒绝行业潜规则,中关村渠道其实将一个早已经心知肚明的道理实践出来:与其被人扎货,为他人做嫁衣,不如自己主动出招打破恶性循环。商场上偶然的“清心寡欲”或许能保得自己这一冬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