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从自身开始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管理者的第一要务是管理下属。但其实,管理者首先要管理的是自己。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会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品格,以身作则、换位思考、聚合人才,共同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
太平洋建设创始人严介和指出: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管人的关键在于用人,用人的关键在于育人。而管人、用人、育人,最终又在于企业老总的做人。
善为人者能自为,善治人者能自治。一名优秀管理者的不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谋篇布局的智慧,更须能“自治”,要勇于行动、率先垂范,成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并能打动和影响其他人。
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在被问及日常管理中的最大愿望时,回答最多的竟是:希望下属别让心。
而日本经济界领袖人物土光敏夫则认为:管理者,得先管理好自己。这样做,也就减少了管理部下的必要性。
1956年,刚出任日本东芝电器社长的土光敏夫,一上任就提出了一个口号:“一般员工要比以前多用三倍的脑,董事长则要十倍,我本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以身作则才最具说服力。”
就这样,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他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达公司,并从繁忙的事务中抽出时间,召集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参与思考公司的事情,从而唤起员工对企业发展和前途命运的共情和责任感。
研究表明,语言对人的影响力只占25%,而其他75%的影响力来源于行为。根据吸引力法则,一个人若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成为了某个领域的楷模,那么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自然就会被他吸引而来。
好的管理者不一定都善于“言传”,但一定懂得“身教”,他们绝不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权力上。以权压人、不容纠偏,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隐性内耗。
其身正,不令而行。这种管理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一旦团队认定他们的带头人靠得住、信得过,无条件的信任就会转化为可持续的正能量,在整个组织中呈指数级传播,从而极大提升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整个团队敢于向着更加艰巨的目标前进。
2002年,华为在内外交困的三重打击下跌入谷底,核心员工纷纷跳槽,团队人心涣散。为重振士气,任正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管理模式从命令式调整为参与式,不仅亲自挂帅出征,主抓资本运作、战略性业务突破、核心业务成长三项工作,还要求原本坐在后方机关里的管理者全部下沉一线,将自上而下的推动变成上下联动。由此带来的巨大集体能量,最终使企业顺利渡过危机。
正如任正非所说,高级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的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如果领导者都贪生怕死,怎么能换来大家的英勇奋斗?
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羊,羊也变成狮子;一只羊领着一群狮子,狮子也变成羊。管理者唯有先不断反省自己,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以德服人、以力御人,带出一支上下同欲的高素质团队。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提炼了领导者在工作中的六种管理风格,其中,“领跑型管理”常被认为会大概率提升组织的业绩。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诸多调查显示,这种管理风格极易造成领导者在前方一骑绝尘,团队成员在后方停滞的窘状。
毫无疑问,在业务方面,领跑型管理者大多是敢于冲锋陷阵的精英,能给团队优秀的示范。但对于管理,他们则常常因为不够信任团队的能力,把分配给他人的工作取而代之;或者自己了解工作的核心路径,但从不清楚说出来,而是希望员工自己领会,因此造成团队士气受挫、工作积极性降低。
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曾被问过一个问题:“作为首席执行官,如果让你重新做起,会有什么不同?”他的回答是:“从传统的控制管理模式,转变为在员工身上培育一种自我拓展的精神。”
领是被动的跟随,导是主动的向往。以身作则,并不意味着管理者在大事小事上都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要知道,这么做的后果要么是把自己累死,要么是把优秀的人才埋没掉。
一个聪明的管理者明白,光自己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想要行稳致远,必须依靠分工和组织体系,以及强大的集体荣誉感和进取心。
管理上的“无为而治”,不是不管理,而是转变员工的思维,从被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
一个管理者要找出自己的优势,把自己和下属都放在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地方,这样才能互相赋能,上下联动。
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并不是从工厂开始的,也不是从办公室开始的,管理是从管理者自身开始的。